在書法培訓中有這么一個名詞叫做拓片,又被稱為“拓本”、“拓版”、“脫本”等。泛指通過染料復制硬物表面上的文字、圖符等標記在輕便,易于隨身攜帶、翻閱的紙張上的一種技藝。其中,染料品類多為墨汁,而紙張多選用強吸水性的宣紙等。
我國古時,石刻類書法作品多以拓片等形式存在。以地理位置劃分,“北碑南帖”可以簡單的概括出南北地域之間的書派分歧。南派多注重帖學,即墨跡一類書法,而北派多注重碑學,即石刻一類書法。由此,南北兩大派系的拓片技藝也由此劃分。
傳統(tǒng)拓片的主要內(nèi)容對象多是甲骨、石碑以及青銅器上面的書法鐫刻文字,其中也包含有少量的花紋版式。具體來講,不同的拓片,其制作工藝存在有些許的差異。一般而言,拓片的制作多是簡單的把紙料覆蓋在鐫刻有文字及少量花飾的硬物表面,而這些硬物表面首先需要對其圖案及紋飾進行刷洗,并進行澆筑清水的步驟,隨后將備用的紙料浸濕,根據(jù)拓片的不同規(guī)格,可以選用軟毛筆或整張毛巾進行濕潤步驟。雙方都進行浸濕后,把紙料覆蓋在硬物表面之上,再用一張全新的干燥紙料覆蓋在浸濕的宣紙上進行吸水步驟。通過工具固定紙料四角,以防止在拓片的過程中紙料發(fā)生意外并脫落。隨后便可以用毛刷等工具對紙料進行捶打,期間濕的紙料需要緊貼硬物表面,并隨后揭去干燥紙料。等待濕潤紙料稍干后再用撲子蘸取適量的染料,并輕輕拍打濕潤紙料進行對鐫刻文字及紋飾的復刻。當紙料及染料在硬物表面完全曬干或風干后,拓片取下,即完成整道工序。
晚唐時期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描述道:“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古時好拓畫,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筆蹤。亦有御府拓本,謂之官拓。國朝內(nèi)庫、翰林、集賢、秘閣,拓寫不輟。承平之時,此道甚行,艱難之后,斯事漸廢,故有非常好本拓得之者,所宜寶之。既可希其真跡,又得留為證驗。”由此可見,遠在唐代以前,古人摹拓書畫的技藝相當高超,同時還有多家兼任拓寫的官府等機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