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

【北京書法培訓】碑帖傳拓之法

  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紋拓在紙上的技術。是保存文物資料、提供臨寫楷模的重要方法。傳拓技術,在中國已有 1000 多年的歷史。許多已散失毀壞的碑刻,因有拓本傳世,才能見到原碑刻的內容及風采,如漢西岳華山廟碑,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AD)地震時被毀,傳世拓本遂為珍品;唐柳公權書宋拓神策軍碑,因原碑已佚,僅有一冊拓本傳世,就成為孤本。傳拓可將石刻、古器物銘文和細微的花紋清晰地拓出來,以彌補照相技術的不足。

  碑帖傳拓方法主要有擦墨拓、撲墨拓兩大類,還有蠟墨拓、鑲拓、響拓等。

  擦墨拓法

  主要工具是細毛氈卷成的擦子。擦子要卷緊縫密,手抓合適為宜,將氈卷下端切齊烙平,把濕紙鋪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紙緊覆凹處,再用鬃制打刷有順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堅固,紙上需墊毛氈,用木錘涂敲,使筆道細微處清晰,切不可用木錘重擊。待紙干后,用筆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勻,并往紙上擦墨,勿浸透紙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撲墨拓法

  傳拓用的撲子用白布或綢緞包棉花和油紙做成,內襯布兩層,一頭綁扎成蒜頭型,按所拓碑刻、器物的需要,可捆扎成大、中、小三種撲子。把撲包噴水潮潤,用筆蘸墨汁刷在拓板上,用撲子揉勻,如用雙撲子,可先在下面撲子上蘸墨,然后兩撲子對拍把墨汁揉均,再往半干紙上撲墨,第一遍墨必須均勻,撲三四遍墨見黑而有光即可。傳拓摩崖石刻等,因摩崖崖面粗糙,可用白布包谷糠、頭發(fā)、砂粉、鋸末等做成撲子,將雙撲子蘸墨揉勻后再拓凸凹不平的摩崖刻字。陜西省西安碑林傳拓工作者,用馬尾鬃制成羅底,然后內襯氈子、舊毛料做成羅底撲子,只用單個羅底撲子和一塊拓板,拓出的碑刻拓片效果也很好。

主營:書法課程、教師培訓、書法培訓、課程授權、少兒硬筆書法、毛筆書法、書法教材、版權合作
Copyright ? 2018秉仁書院 版權所有 ?? ?京ICP備18010248號-2|網站地圖
合作郵箱:3433254688@qq.com? 總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月壇西街6號院2號樓102室秉仁書院

友情鏈接:書法培訓加盟|書法培訓課程合作